设计分布式系统的两大初衷:横向扩展(scalability)和高可用性(availability)。“横向扩展”是为了解决单点瓶颈问题,进而保证高并发量下的「可用性」;“高可用性”是为了解决单点故障(SPOF)问题,进而保证部分节点故障时的「可用性」。由此可以看出,分布式系统的核心诉求就是「可用性」。这个「可用性」正是 CAP 中的 A:用户访问系统时,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合理的响应。
为了保证「可用性」,一个分布式系统通常由多个节点组成。这些节点各自维护一份数据,但是不管用户访问到哪个节点,原则上都应该读取到相同的数据。为了达到这个效果,一个节点收到写入请求更新自己的数据后,必须将数据同步到其他节点,以保证各个节点的数据「一致性」。这个「一致性」正是 CAP 中的 C:用户访问系统时,可以读取到最近写入的数据。
发生“网络分区”时,系统中多个节点的数据一定是不一致的,但是可以选择对用户表现出「一致性」,代价是牺牲「可用性」:将未能同步得到新数据的部分节点置为“不可用状态”,访问到这些节点的用户显然感知到系统是不可用的。发生“网络分区”时,系统也可以选择「可用性」,此时系统中各个节点都是可用的,只是返回给用户的数据是不一致的。这里的选择,就是 CAP 中的 P。
分布式系统理论上一定会存在 P,所以理论上只能做到 CP 或 AP。如果套用 CAP 中离散的 C/A/P 的概念,理论上没有 P 的只可能是单点(子)系统,所以理论上可以做到 CA。但是单点(子)系统并不是分布式系统,所以其实并不在 CAP 理论的描述范围内。
ESB全称是Enterprise Service Bus,中文翻译是"企业服务总线"。从名字可以看出ESB参考了计算机总线的概念。计算机中总线将各个不同的设备连接在一起,ESB将企业中各个不同的服务连接在一起。因为各个独立的服务是异构的,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,则各个异构系统对外提供的接口是各种各样的。SOA使用ESB来屏蔽异构系统对外提供各种不同的接口方式,以此达到服务间高效的互联互通。